淅川县是如何做到荒山变青山的?
2022-03-13 18:51:42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网讯 3月11日,记者从淅川县召开的生态林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淅川每年造林不低于10万亩,已造林51.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45.3%提高到49.7%,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5.8%。

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山有多绿,水就有多清,为此,该县以建设“九个淅川”、实施“九大行动”的战略为引领,以科学绿化为遵循,把造林绿化与水质保护、经济发展相融合,着力建设好生态淅川、富强淅川、美丽淅川。

淅川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125万亩为石漠化区,其中重度石漠化55万亩,且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围,生态脆弱,荒山土层单薄、水分难留,直接威胁着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

“困难地造林,成活率往往很难保证。我们借鉴国储林项目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在‘细’处下功夫、在‘精’上做文章,通过压实责任、创新机制、构建体系来科学构筑生态屏障。”淅川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梁虎兵介绍。

为压实工作职责,淅川县实施县领导包片区、绿化委主要成员单位包乡镇、乡村干部包项目区的“三包”责任制,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到一线督进度、解难题、促落实。同时,林业部门还成立三个督导组,包片包乡镇、蹲点驻守,造林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为提高造林成效,淅川县创新推行植苗、直播、飞播、混交等多维造林模式,因地制宜、宜苗则苗、宜播则播,加快荒山披绿;同时, 采取市场化运作、合同化造林模式,用造林成活率来支付造林费用,采取企业和大户承包、专业队造林等合同造林法,包栽包管包活,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

淅川县还聚焦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突出科学绿化主题,融入乡村振兴大局,起航林长制新征程。截至目前,该县已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共完成营造林14.7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环库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的45.7%提升到52.4%。

种树不易,护林更难。淅川县坚持“植绿”“护绿”“管绿”并重,构建立体管护网络,全面提升造林成效。

抓“人防”,从源头加强管控。该县组建县、乡、村三级专业扑火队伍26支,设值班卡点130多个进行网格化管理,定时定期巡山管护,将防护任务划片定点,将防护责任细化到人,严格落实管护人员、管护措施、管护制度,全天候守护造林成果;同时加强开展护林防火宣传、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管、非法狩猎排查等举措,切实从源头加强管控,为森林资源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重“技防”,用科技提高效率。淅川县运用卫星定位、遥感技术等现代化科技进一步强化林业资源调查、乱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火情监管、病虫害监测等方面工作,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监测;同时,购置应急救援艇、森林管护无人机,结合森林防火通信指挥车,初步形成了“陆、水、空”三位一体的森林资源管护网络,实现连续38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发生的纪录。

严“执法”,用法治加大力度。开展林业严打、林地保护等专项行动,森林公安、森林资源保护中心等协调联动,坚持24小时值班,组织开展盗采滥伐、野外用火、乱捕滥猎等涉林违法行为打击专项行动,全年共办理执法案件40起,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种好一棵树,养成一片林。近年来,淅川每年造林不低于10万亩,已造林51.9万亩,环库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的45.7%提升到52.4%,森林覆盖率自“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长近1%,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5.8%。(薛小磊 葛玉顶 孙双涵 /文图)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