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创新融资模式 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2022-04-11 15:51:24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自“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新野县金融服务中心把政银企对接作为稳定经济运行、优化营商环境、展示金融形象的有效途径。针对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日来,该中心积极引导扎实推进政银企合作,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加大信贷投放,完善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办贷 从“找银行”到“选银行”、从“找贷款”到“送贷款”的转变。

抓住关键点,搭建平台,畅通渠道

当前区域企业和项目融资难、融资贵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融资主体自身条件不成熟。针对这一现状,该县金融服务中心创新举措,寻求突破,打通“堵点”,尽最大可能去盘活金融资源,倾力支持县域重点项目和实体企业发展。

上下结合。注重政银企对接实效,针对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创新推出了“微银团”融资模式。通过组织召开政策性及国有商业银行专场融资对接会和地方法人及城商银行专场融资对接会,节约企业融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融资成功率,参会163家企业中18家企业现场达成授信金额2.37亿元。

量身定制。创新银企对接载体,持续开展“金融沙龙”专场活动,让银企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洽谈、现场解疑释惑,解决了银企交流不畅、不充分问题,量身打造适合企业自身的低廉快贷产品。

项目企业并举。在支持企业对接融资的同时,着力搭建分行业、分领域融资对接平台,汇总整理出全县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组织开展项目融资对接。目前,已有5家金融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融资金额近20亿元,弥补了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找准切入点,贴心服务,创优环境

设热线。该中心设立了金融需求服务热线,及时对接服务,适时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专门台账,及时转交、限期承办,共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办事流程不清等7项问题。

推产品。借助“微银团”融资对接活动,编印了金融产品汇编,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出80余种差异化快贷产品,做好政策宣传。组织近200家企业加入河南省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线上信贷提供服务,目前已有2084家企业入驻平台。

勤指导。着力培育多层次上市主体,深入15家省市上市后备企业面对面指导,督促加快推进上市进度,目前,新正方电子科技公司已引进上海市海华永泰(郑州)律师事务所、郑州丽水源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企业尽职调查,加快推进北交所股改前期工作;星光科技股份公司在2021年进入中股交易板市场后,目前土地证已办理;积极筛选6家企业建立了南阳市2022年重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

降成本。采取业务指导、约谈等办法,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向企业让利。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77%,其中5家国有银行平均利率4.1%,缓解了企业融资贵问题;积极与省农信担保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累计为210家小微企业和新农主体办理贷款5460万元,综合融资成本仅2.65%/年。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平均融资担保费率为0.57%,居全市先进行列。

夯实支撑点,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完善政策。制定下发《新野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动县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新野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等文件,研究拟订《新野县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评奖励办法》,强化顶层政策引领、窗口指导和金融政策落地对接。

压实责任。对驻县金融机构年度绩效考评,将信贷服务质量、降低信贷成本、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等纳入绩效考评,并作为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内容之一,由县财政列支资金,对先进金融机构予以集体记功嘉奖,对先进个人给予个人记功嘉奖,引导各银行发挥主观能动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健全机制。积极研判对接机制,建立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月例会制度,探索推行每月逢5全县项目融资对接制度、每季度2场次以上银企对接制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和县域重点项目建设。(薛小磊 郑文中 曾加)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