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南阳 > 正文
天天关注:南阳宛城区驻村第一书记刘森:大力推进跨村联建 发展生态蔬菜种植
2022-09-14 21:16:33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乡村要振兴,产业先振兴。”这是南阳市宛城区政法委驻高庙镇塔桥村第一书记刘森的真实想法。


(资料图)

9月13日,刘森到塔桥村任第一书记已两月有余,通过摸排,对村情概况已有了基本了解:村里没有特色产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亩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

“如果仅仅靠这几种作物只能让群众有收入、能吃饱,而不能让群众普遍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仅仅依靠小麦、玉米、花生等传统作物的种植来实现乡村振兴无异于纸上谈兵。”刘森说,“因此,必须要转变思路,拓展种植种类,改变种植方式,延伸产业链,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说干就干。带着这样的思路,刘森找到了临近的袁黄庄村来取经。袁黄庄村是南阳市有名的万亩蔬菜基地。2004年起,当地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蔬菜大棚,成立农业合作社,带领群众种植“反季蔬菜”。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再加上政府出面聘请农业专家指导种植,很快打响了名气,如今每天从这里流向市场的瓜果蔬菜就有几十万斤。通过产业带动,如今蔬菜产业基地年生产值将近两亿元,带动两千多名群众就业。

有袁黄庄村这样成功的例子摆在眼前,刘森底气足了。他找到袁黄庄村支部书记进行了沟通交流,在刘森的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跨村成立了联合党支部,由袁黄庄村的种植专家来指导塔桥村发展蔬菜种植业。

致富项目有了,谁带这个头?刘森的点子又来了。他做通了一位种植大户的工作,邀请他到塔桥村来成立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希望通过他的带动,把种植项目留在塔桥村,培养一批蔬菜种植工人,让群众依葫芦画瓢学会种菜、学会卖菜,壮大蔬菜产业,让群众逐步富起来。

没有蔬菜大棚怎么办?建蔬菜大棚需要的资金、土地怎么办?

经过考察了解,刘森发现邻村有8亩蔬菜大棚。于是,他就带领种植大户找到了该村的支部书记,表明了想法,要把大棚租过来。一听说是要带领群众致富,该村支部书记非常赞成他们想法,爽快地答应了要求,并且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帮助,解决一切困难,为蔬菜的种植扫清道路。

大棚有了,种植什么?怎么种?依然是个问题。

于是,刘森就和种植大户去向土专家请教。土专家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极其丰富,市场经验也极其丰富。种什么,用什么品种,怎么管理,都能得到专家手把手的指导。

最终确定下来种植三棚包包菜、三棚花菜、两棚赤松茸。在种植专家的指导下,种植大户足量购买了已经种植成功的包包菜、花菜品种的种子,让育苗基地代为进行育苗;与此同时,种植大户开始平整土地。现在,塔桥村生态农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已经种上了包包菜、花菜,并且带动了本村和本镇其他村的种植户一起种植花菜。

“如果种植效益好,将会带领更多的种植户一起种植蔬菜,带领更多的群众共走致富道路。”刘森说,“下一步,塔桥村生态农业合作社将整合本村的牛场、羊场、驴场,以及本村的种植户,用生物粪肥种植蔬菜,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逐步实现生态种植;用生物秸秆饲喂牛羊驴,减少饲料的投喂,实现生态养殖,形成完整的生态链,实现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打造塔桥村的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品牌;沿着这个产业链,发展蔬菜深加工业、预制食品业,食用菌种植业,菌棒生产、菌种培育,食用菌加工,菌菜包装,通过电商,把生态蔬菜销售到全国各地,把生态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正是有了像刘森这样务实肯干的带头人,乡村何愁不振兴!遥望不远的将来,一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薛小磊 史源远)

责任编辑:hN_1426
    独家